智慧園區添“良方”:利用數字力量搭建“大管家”式智慧平臺
近年來,園區經濟迅速發展,行業數字化轉型步伐加快,互聯網、大數據、人工智能等技術迭代傳統管理模式的趨勢愈加明顯。
在《“十四五”數字經濟發展規劃》中,就明確提出了“全面深化重點產業數字化轉型”和“推動產業園區和產業集群數字化轉型”的論點,為引導產業園區加快數字化轉型、提升數字化水平明確方向。因此,在新政策、新技術和新需求的綜合驅動下,數字技術將逐步為工業園區的安全發展和高質量發展添翼助長。
在傳統的園區管理模式中,部門各司其職,相對獨立,而智慧園區則是讓管理融會貫通,把園區視為由多個互聯互通的子系統構成的綜合體系,利用信息傳輸、集中計算、智能處理等方式,實現“人防+技防”的多元化智能監管。
漢威智慧安全以物聯網、云技術、大數據、移動互聯網等新技術為手段,以智能感知、移動互聯化、平臺化、一體化為設計原則,搭建了“大管家”式智慧園區綜合服務平臺,實現從安全備災、風險評估、監測預警、應急處置到減災降損的全程化管理,助力工業園區打造高端的基礎設施、高效的管理服務和高質的創新環境。
方案特點
一網通管:構建互聯互通、高效協同的園區運行系統,僅利用“一鍵、一屏、一網”即可統籌管理園區運行目標。
一網調度:打造園區統一應急管理一張網,建立協同指揮調動聯動模式,實現緊急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理。
一網預警:建設園區全域覆蓋的感知網絡和預警體系,實現園區的集約化管理。
方案價值
助推園區企業模式創新:通過平臺入駐,實現企業的生產、管理、 業務等快速上云,構建小型生態圈,從而為企業帶來商業模式創新、市場敏捷響應、生產效率提升、運營管理優化、資源靈活調配等新的價值增長點。
實現園區的科學調配需要:通過平臺的建立,及時、有效地獲取各類工業統計信息,由目前的結果統計轉變為過程統計,使管理者能夠動態掌握園區資源及其使用情況信息,從而實現科學管理和決策,實現園區資源的近遠期的合理規劃與科學調配。
提升政府對園區的精準扶持和有效監管:為政府與園區運行構建高效的協作渠道,降低溝通成本,提高園區的政務服務能力。通過平臺,政府可以準確把握園區安全風險狀況、環境監管情況、封閉安防情況以及園區產業發展態勢,為政府提供監管工具。
致力于安全生產、應急保障、環境監測、運營管理和公眾服務,“大管家”式的智慧園區綜合服務平臺將全面助力園區轉型升級,為基礎設施完善、產業布局優化、公用平臺告訴運轉提供動力引擎,促進化工園區安全、環保、節能的和諧健康發展。
- 上一篇:防凍保溫,?;菲髽I如何做好“冬防”工作
- 下一篇:返回列表